方毅去了镇上,已经晚上了,他是跟徐大力一起来的。

    大力身体壮实,嗓门也高,带个喇叭来,喊话不费劲,才六点多,也不算扰民。

    “各位乡亲!大家都听好了!我们是鹿邑村过来的!需要招四十个工人,年轻力壮的!手脚麻利的!帮我们赶货!一学就会!需要五天的功夫!我们包吃住!一天两百五十块钱!八小时制!有愿意的过来报名啊!”

    瞧瞧,这大嗓门,喊的整条街都听见了。

    人群熙熙攘攘的绕过来。

    方毅在这里摆下了桌子,用于人员登记的,镇上的人都认识他,先前就来过几次,而且看病是一把好手。

    人们七嘴八舌的问着:

    “方大夫,你又来招工了啊?你新媳妇呢,怎么没跟着来啊?”

    “这次是紧急情况么?怎么就干几天。”

    “一天两百五十块钱,不少了,真不少了,我们在工地上干活,累死累活的,一天也才一百八十块钱。”

    方毅:“这次因为村里的机器出了点故障,生锈了,我们重新买了一批。但是月底要发货,赶时间,所以来个临时招工。如果有兴趣赚闲钱的人,可以来试试。一天两百五,五天就是一千多啊,闲着也是闲着。”

    有人说:“钱不少,可是你要年轻力壮的,怕是没那么多人了。多少人去外头打工了,没回来,镇上能闲着的,都在五十岁开外了。到底有什么活啊?我们虽然上了岁数,可是干活没问题啊,田里那么多事,不全都给料理了么。”

    方毅:“那好吧,只要脑子灵活的,手脚麻利的就行,岁数可以放宽一些。”

    那就宽松的很了,五十岁到七十岁的人,这个岁数在城里就是养尊处优的,到了农村,八十多岁,下地干活的人,多不胜数。

    不到一个小时,就有五十多人报名。

    徐大力:“方大夫,用不了这么多人吧,人太多了。”

    “备用的,有些人如果体力不支,就换一换。”

    “那钱也给?”

    钱不能不给,只要去了就得给钱,不能让人白跑一趟,否则很伤人家,乡下人对钱是特别抠门的。

    当天晚上,村/长给安排住宿的地方,他也犯嘀咕,怎么找来的,还有七十岁的人,这模样能干活么,都成老葱了。

    “方毅啊,这些人岁数太大了吧,不合适啊。能赶的上交货么?”

    方毅:“村/长,我也是没办法,很努力了,镇上但凡是能用的人,我都给找来了,可是没有几个年轻的。先做事吧,让大力教他们整,看看再说?”

    “你这个样子搞,回头他们要是做不了工的话,那你不原价给钱,他们肯定不愿意的。还不如直接去城里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