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慧还是第一次见识到这种合作模式。

      要知道,她虽然年纪不大,但是进入内江所已经有五六年的时间了,曾经在二室,天线室和三室工作过。

      这几个室每次布置任务都是主任跟几个小组长和项目核心成员开小会讨论。

      这并不是说主任对那些普通研究员有什么看法,或者说认为那些普通研究员没有资格参加会议,而是因为一个部门的领导能够直接管辖的人数一般不超过八个人。

      这就像是一座金字塔,主任位于顶尖位置,管辖下面的核心成员,再由核心成员去管理更多的人。

      如此一层层的工作安排下去,虽然效率会降低很多,但是却不会出现混乱的局面。

      一个人精力是有限的,很难管辖超过八个人。

      李铁锤却一次面对三十多位研究员,为他们安排工作,听取他们的建议,同时还要根据建议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是罗慧所无法想象的。

      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领导力,人人都不看好的千里眼雷达,才能取得如此快速的进展吧....

      “罗慧同志!”

      罗慧正感慨着,突然听到李铁锤点到了她的名字,立刻立正站好。

      “到!”

      “不用紧张。”李铁锤感觉罗慧应该是军人家庭出身,不过这时候也顾不得详细询问了。

      他看向罗慧说道:“我们马上要做放费气球实验,需要两个大号的气象气球,充满氢气的那一种。另外,按照实验要求,我们还需要一架直升飞机。你好像对试飞挺熟悉的,有没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

      气象气球可以在当地气象站搞到,倒是容易解决。

      但是这年月直升飞机却只有空指部才能借得到,并且需要借的不仅仅是直升机,还要有飞行员,这可是一项艰难的任务,需要跟当地驻军部队关系极好。

      出乎李铁锤预料的是罗慧竟然没有任何犹豫,就大声说道:

      “您放心吧,李专家,我保证在最快的速度内,把这两样设备搞到手。”

      “那就麻烦你了!”李铁锤暗暗松口气,看来当初答应罗慧加入项目组,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罗慧的能力最终还是超过了李铁锤的预料。

      第二天,罗慧只花了半天时间,就借到了两个气象气球。

      气象气球是空瘪的,并没有充气,被气象站的同志用卡车运到了试验场。

      试验场其实就是内江所的一个大操场,因为内江所位于郊区,附近没有什么建筑物,正好适合做雷达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