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苏安暂时把猪场的事情交给宋秉凛,每天往县政府跑。

    她虽然没干过秘书工作,但她脑子灵活,加上后世的见识,处理起那些文件报告,竟然也得心应手,甚至比小李做得更周全。

    她抽空也找到了还在家反省的秘书小李。

    小李一开始还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对苏安爱答不理。

    苏安也不生气。

    “李秘书,”苏安诚恳地说,“学历高是好事,说明你聪明,有潜力。但看不起农民,看不起基层,那你的才华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她又提到了那天车里的事情:“那天我说话是冲了点,但我不是针对你个人,而是反感那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我们农村人是穷,是没读过多少书,但我们不傻,也不比谁低一等,互相尊重,是人与人交往最基本的前提。”

    小李听着苏安的话,看着她真诚的眼神,心里受到了很大的触动。

    她那些所谓的骄傲和优越感,在这个朴实却充满智慧的农村妇女面前,显得那么可笑和浅薄。

    “苏安同志……对不起。”最终,小李低下了头,第一次真心实意地道了歉,“之前是我不对,是我太自以为是,狗眼看人低了,谢你点醒了我。”

    看到小李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苏安也露出了笑容:“知错能改就好。你还年轻,以后路还长着呢。”

    两人解开了误会,关系反而融洽了起来。

    小李甚至还主动向苏安请教一些基层工作的实际问题。

    张县长得知这一切,对苏安更是刮目相看。

    这样的人才,窝在一个小小的养猪场,实在是太屈才了!

    他心里萌生了一个想法。

    这天,张县长特意把宋秉凛和苏安一起请到了办公室。

    “秉凛同志,苏安同志,”张县长泡了两杯茶,笑着说,“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我觉得你们夫妻俩,都是难得的人才啊!尤其是苏安同志,能力和见识,一点不比我们这些科班出身的干部差!”

    他顿了顿,抛出了橄榄枝:“我有个想法,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考虑。县里正在规划建设一个新的农副产品加工区,需要有能力、有魄力的带头人。我觉得,你们夫妻俩就很合适!有没有兴趣……把你们的猪场,搬到县城来发展?县里可以在政策、土地、资金上,给予最大的支持!”

    县长亲自接见,还要邀请他们夫妻俩去县城发展!

    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快地传遍了整个村子,比上次苏安在表彰大会上发言引起的轰动还要大!

    一时间,宋家成了全村人瞩目的焦点。

    原本就因为猪场生意红火而备受羡慕的宋秉凛和苏安,如今更是被抬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